发布日期:2023-01-27 23:18浏览次数:
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2022年,苏州文广旅系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旅发展,以落实之效彰显担当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即日起,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推出“盘点2022”特别栏目,多角度全方位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串联2022苏州文广旅人的奋斗足迹。
谋划文旅“137”数字建设体系,明确“一个总平台、三大着力点、七个数据库”架构,以“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平台为载体,推动文旅服务数字化发展、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文旅治理数字化改革三大着力点,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文物资源、文化遗产、戏曲艺术、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娱乐场所七个数据库,建成苏州文旅指挥中心。
苏州博物馆、戏曲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碑刻博物馆等全市45家备案博物馆藏品实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现藏品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采集完成率基本达到100%。
在“君到苏州”等平台开设数字博物馆频道,呈现短视频、VR视频、孪生场景,真正让观众足不出户参观博物馆、欣赏文物。
将名家经典音视频转换为数字视听格式,激活传统戏曲的时代生命力。收集昆曲、评弹、苏剧基础数据,共收集音视频约1720个,总时长约1350小时,图片约250张。
建成苏州戏曲数字馆,打造沉浸式立体数字戏曲体验空间,提供昆曲、评弹、苏剧等剧(书)目音视频赏析,推出VR看戏、戏曲点唱以及戏曲直播等数字化体验,为市民提供集视、听、唱、学等感官体验为一体的数字戏曲场景。
强化苏州戏曲宣传推广和内容制作。借助“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平台,方便听众检索、访问和共享。9月开设至今,已上传近800个音视频,总计时长约24000分钟,在未作宣传推广的情况下,累计播放量约1.5万次。
制定《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实施方案》及《苏州戏曲数字化实施方案》《苏州市丝绸纹样数字化工程实施方案》《苏州戏曲数字馆建设情况报告》三个配套方案,《苏州非遗档案及数字化工作规范》列入地方标准项目。
以市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等为核心,建设表演艺术类、传统工艺与医药类和民俗类非遗数据库。制定《苏州市丝绸纹样数字化工程实施方案》,对丝绸博物馆、丝绸档案馆等收藏的丝绸纹样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建立全面系统、专业权威的丝绸纹样数据库。
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以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整理与研究等为重点,推动苏州古籍馆打造成为全市古籍典藏和研究的核心基地。
截至目前,已完成数字化古籍1496部,82.9万页,数据容量达16.1T。
推进苏州市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暨苏州市“城市阅读一卡通”基石工程建设,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地馆藏资源纳入服务体系。
推进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公共文化场馆馆藏数字化管理应用项目”建设,拓展“品蘇”艺术慕课、U课移动端建设及线上线下慕课教学新模式。
施“文物建筑建模工程”,打造“文物智慧监管平台”,实施文物“智慧消防”工程,全面整合全市文物安全数据和现有平台系统,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文物建筑实时数据监测,加强对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和精细化保护。
联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建设数字人民币文旅行业应用场景和交易平台,营造安全便捷的文旅消费环境。成功打造6299处数字人民币文旅场所应用场景,其中重点旅游企业2371家、文化服务企事业单位3628家、文博场馆100处,“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平台商户200家。
以喜马拉雅城市文化长三角区域总部、阿里大文娱苏州中心周庄数字梦工厂、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网易苏州数字文化创新中心等数字文化项目落地苏州为抓手,共同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和创新集群,推动苏州丰富的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绘制文化产业的“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