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官网

数字文化快速发展 短板问题仍需重视——江西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江西统计分析报告2021第67期) | 开云: 全球高端精彩平台(Kaiyun)

数字文化快速发展 短板问题仍需重视——江西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江西统计分析报告2021第67期)

发布日期:2023-10-17 08:35浏览次数:

  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实现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为了解和掌握我省数字文化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政策诉求,近期江西省统计局开展了数字文化企业发展状况专项调研工作。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调研了南昌、九江、鹰潭、宜春、上饶5个设区市统计、宣传、文广新旅等相关部门和20家企业。调研结果显示,我省数字文化企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在发展布局、文化资源和相关政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创新水平不高、相关人才紧缺、发展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环境等多方面对数字文化企业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促进我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对“数字文化企业”进行准确的界定。本次调研中“数字文化企业”指的是数字产业化特征明显的4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中的文化企业,重点聚焦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等八大类数字文化产业形态企业。2020年,全省规上文化产业企业1957家,其中规上数字文化企业423家,占规上文化企业数量的29.6%;实现营业收入989.71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39.7%,营业收入同比增速53.2%,高于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速28.8个百分点,呈现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我省数字文化产业的行业聚集比较明显,企业数量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影放映业94家、互联网广告服务业59家、音响设备制造业57家,三个行业企业数占总数的49.6%;营业收入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业353.4亿元、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业120.5亿元、音响设备制造业118.3亿元,三个行业营业收入占总数59.8%。

  1、产业形态较为完备。各设区市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抓优势、创特色,实现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如:南昌、上饶大力发展数字游戏、数字传媒、互联网服务等产业集群;鹰潭全力打造移动物联网产业高地;九江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宜春重点发展网游、电竞为主的数字娱乐产业。调研的20家企业中,八大类数字文化重点产业形态基本都有涉及,其中动漫游戏有7家企业,网络视频5家企业,创意设计4家企业,数字出版3家企业,另有网络安全、互联网广告、影视剧制作等其他数字文化产业形态。

  2、业务拓展范围较广。调查显示,70%的调查企业业务拓展至全国,10%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将业务拓展至国际市场。如,江西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研发、营运与推广为一体的互联网企业,抢先布局VR产业和海外游戏市场,积极推进旗下VR应用资讯平台、海外游戏发售平台。宜春蓝海彤翔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动画渲染企业的佼佼者,公司在北京、广州、沈阳、郑州、香港等地拥有10家子公司,业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国内文化创意行业领先地区,同时通过香港作为中转站打通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

  3、企业注重融合发展。调查显示,数字文化企业均重视不同市场领域间的融合发展,有70%的调查企业表示将重点加强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其中30%企业表示加强“互联网+”融合。如,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互联网+融合发展新路子,以“问政江西”平台为依托,省“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江西日报社携手、大江网负责打造的省“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网络问政平台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汇聚民智的作用。九江升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九江学院密切合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设计建设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国资、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多行业应用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得到地方委、政府的好评和推广。

  1、企业创作热情较高。调查显示,45%的调查企业中拥有原创作品,40%的企业拥有原创IP,占比均接近一半,拥有原创IP的企业中75%企业的原创IP具备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如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华历代名篇诵读》、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初心连环画》、上饶市司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可爱的中国》和《油菜花香》、江西中至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至中国象棋软件V1.O》和《中至围棋软件V1.0》、上饶市新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梦回唐朝》和《三国霸业》、上饶市擎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古云传奇》和《诸神降临》等。

  2、资源开发特色鲜明。我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坚实的文化基础,以井冈山和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文化、以及各地普遍都有的书院文化、茶叶文化等文化资源,都为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数字文化企业重视文化资源运营,70%的企业拥有专业化的文化资源运营团队,开展文化资源内容的开发。如,依托陶瓷文化,景德镇的陶溪川LIVE直播基地通过“主播+电商+直播+集群”的模式整合主播资源,是抖音全国首家陶瓷产业带直播基地;另外,景德镇通过打造的“瓷链中国”区块链+陶瓷艺术品交易平台项目,推动陶瓷艺术品从传统流通渠道向多元的数字化交易平台转变,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适合陶瓷艺术品合约交易的共识系统,采用数据库协议最大化地增加陶瓷艺术品来源信息的透明度,充分体现了陶瓷艺术品价值。

  1、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调查显示,我省数字文化企业中,小微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2020年,423家规上数字文化企业中,小微企业371家,占比87.7%。从产业门类看,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数字文化服务业企业263家,占数字文化企业的62.2%,但从经营指标看,服务业企业数量虽多但整体规模偏小,营业收入只占数字文化企业的25.6%,利润总额占比只有15.5%。

  2、对政策扶持有一定依赖。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数字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2019)》《江西省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意见》《江西省文化产业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江西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项目扶持实施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启动了文化产业扶持项目申报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工作,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扶持了6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扶持金额达4000万元),覆盖了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视听、动漫电竞、VR/AR、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数字文化重点发展领域;搭建了企业发展平台,通过深圳文博会、世界VR产业大会、文化发展巡礼展等国家级、省级展示交易平台,帮助数字文化企业、项目“走出去”。各设区市也因地制宜出台了地方相关政策,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调查显示,80%的调查企业比较熟悉或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仅20%的企业表示不太了解。我省文化产业政策扶持覆盖面较广,70%的企业表示得到过相关政策扶持,其中55%的企业得到资金奖励政策、50%的企业享受过税收减免政策、15%的企业享受过人才补贴政策、10%的企业享受过政府信息服务、5%的企业享受过土地支持政策。从政策实施效果看,65%的企业表示相关政策对推动企业发展的效果非常明显。

  调查了解,我省数字文化产业各领域中互联网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数字文化装备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数字出版、数字印刷产业、数字艺术展示发展步伐相对较慢。全省数字文化产业从创意、制作、运营、传播、衍生品研发到营销的全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部分企业产品的前期制作和终端市场脱节,和盈利模式亟待改善。地区间数字文化产业的“协同效应”也尚未形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科技与文化发展程度各异,实现数字文化产品的跨区域协同生产还有一定难度。如,上饶市数字文化产业基本以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为核心,其他地区占比很小,很难吸引。

  调查显示,我省数字文化企业研发创新水平不高。一是研发投入占比偏低,2020年,50%的调查企业没有R&D经费支出,有R&D经费支出的企业支出金额也不多,超过1千万元的只占20%;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少,只有40%的调查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20%。三是核心技术水平不高,调查企业均不认为本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认为本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5%,认为达到国内领先的只有20%;四是创新意识不强,知识产权申请覆盖面不高,有35%的调研企业未申请过知识产权。

  调查了解,由于省内企业创新投入不够,导致数字文化企业的原创、首播、独家、自制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不足,落后于发达地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省内动漫游戏文化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以宣传推广居多,从事原创动漫、游戏原创作品开发的占比少,数字文化原创作品缺乏,竞争力较弱。如全省营业收入最大的游戏企业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处在游戏产业链中端,即游戏运营商和发行商,在游戏产品的研发等上游领域开发力、延伸力与知名游戏公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调查显示,虽然我省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均重视引才育才,出台了相关政策和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人才,但调研企业仍普遍反映存在人才紧缺的情况。90%的调研企业表示存在人才紧缺的情况,高端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紧缺,另外,基础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也都存在缺口。调查了解,人才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80%的调研企业表示专业对口领域的人才数量少,40%的调研企业表示城市地域缺乏竞争力导致人不愿意来,其他还有新增业务导致人才急缺,薪酬缺乏竞争力和企业周边配套较差等。

  调查了解,近年来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知名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网易、搜狐、盛大、百度等都加大了对数字文化的投入,大批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也加大了数字文化项目开发投入,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供不应求,相对全国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对外来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如上饶市近年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优惠政策,但数字文化产业始终存在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人才与技术的整合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有85%的调查企业表示最希望得到资金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企业转型成本较高,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成本偏高,硬件装备改造或替换成本也很高,这些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企业有较多轻资产运作的公司,缺少可抵押资产,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

  调查了解,营商环境是数字文化企业考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调研座谈中,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国家版号政策收紧影响,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游戏行业文网文证存在办理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同时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办理知识产权审批周期过长、知识产权侵权成本过低等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营商环境上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我省数字文化企业普遍不强,政府扶持引导对帮助数字文化企业成长,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从政府层面建议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引领。一是制定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把数字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谋篇布局。二是强化省级对市级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指导,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之间规划的对接协调,形成分工合理与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避免市场割裂和对立,形成协同发展良好局面。

  (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是完善全省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激励和奖励政策,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大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集中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企业、资源与专业人才,形成产业的集聚与联动发展效应。二是围绕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集聚重点实验室、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资源,加快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成果转化。三是鼓励各类数字文化企业在产业业态创新、市场运营与资本市场开拓等领域大胆创新,积极探寻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架构。

  (三)注重内外结合引智引才。一是依托地方科教资源,鼓励院校与企业成立联合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教学,着力培养数字文化应用型人才,加大本土数字内容产业人才储备。二是落实人才入赣优惠政策,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赣鄱英才555工程”等人才计划,通过项目扶持、成果奖励、住房、子女教育等多方面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数字文化领军人才。三是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建设专家工作站、人才驿站等形式,邀请高层次人才来赣咨询指导、授课讲学、技术攻关。四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和省外打造“人才飞地”或建立“人才工作站”,形成“工作生活在外地、成果贡献在江西”的模式。

  (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数字文化企业融资支持,设立数字文化产业基金和专项补助资金,在企业产品研发、运营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二是拓宽数字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将、工商、税务等相关的融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引导各种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企业等各类主体对数字文化产业进行。四是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鼓励机构开发创新出符合数字文化企业特点的产品。

  (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完善文化产业市场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数字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引导数字文化企业守信经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搭建数字贸易平台。为数字文化企业建设专门的进出易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境内外综合性、专业性展会,发展数字贸易。三是继续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放宽数字文化产业的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主办单位: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 兴国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中心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技术员 点击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