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24 12:48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将海逸新经济小镇(产业园)未来的产业选择为数字文化产业,这篇文章继续分析产业园到底发展哪些业态。
一般情况下,某领域(如游戏、视频、音频、漫画、网络文学)的产业生态系统由平台、内容创作者、用户(消费者)、商家四种基本角色构成,园区应该吸引哪些角色来园区发展取决于园区对该角色的价值:
平台/渠道: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产业的诞生就是因为平台运营起来了,当产业兴起的时候会有多个平台,但最终只有少数几个平台最终存活下来,后来进入该领域的园区几乎无法吸引到平台企业,因为成长起来的平台没有换办公场地的需求,园区想要发展平台企业就只能是培育创业期企业,而这类企业多是诞生和成长于一线城市,海逸新经济小镇短期内无法吸引到大平台企业,但可以培育未来的平台企业。
内容创作者:当产业兴起之后,内容创作就成为产业生态持续存在的重要支撑,该角色数量多,可以是企业团队,也可以是个人爱好者,但一般很难发展为大企业,因为一个团队一般聚焦于某细分领域的内容创作,大多数园区都是重点吸引内容创作企业。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创作者都会选择去园区,因为在互联网模式下,很多内容创作在不追求精致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传统办公室的,如,直播、场景拍摄都是即拍即传。
软件工具:是该产业的技术基础,企业数量非常少,一般是已经存在的大企业且多存在于一线城市,一般园区不用考虑这类角色。
付费商家和用户消费者:绝大部分商家和用户都是在线付费或消费,通常情况下对园区没有需求,只有参加线下活动才会去园区,如体验式消费、会展等。
结论2:90后00后喜欢的文化娱乐内容创作园区都可以发展,但可将影音内容创作作为重点
虽然直播、短视频、电竞等新玩法一个接一个成为热宠,但传统影视从来没有被抛弃,而且一直以来是绝大多数人群经久不厌的娱乐消遣,也是各细分领域中产业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盈利模式最清晰的细分产业。动漫、Cosplay 很早就已经形成规模,但由于受众人群仅是90后、00后的一部分人,一直没有很明显成长,希望能随着00后的当家作主而实现快速增长。AR/VR等因为技术不是很成熟、内容不够丰富等原因而成长缓慢。所以,各细分领域都有发展。
根据红杉资本2018年发布的《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影音娱乐和新闻资讯是00后的最主要应用类型。我个人也很认可这点。影音娱乐包括:传统影视(含动漫影视)、短视频、MV及数字音乐、有声分享等,建议海逸新经济园区重点发展这些领域的内容制作。
同类企业为什么要来专业园区聚集发展?因为专业园区提供了一些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服务,可以是园区的公共专业设施降低了企业发展的成本,也可以是园区聚集了相互配套的企业和人才,也可以是园区的区位交通好、高大上以利于企业招人和接待客户,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有不同需求和侧重点。海逸新经济小镇的区位及周边环境不由自己改变,目前是一片空白,那只能是想办法打造一些内容创作所需的公共专业设施,以适合内容创作者低成本创业的发展诉求,同时尽快聚集有利于内容创作的产业生态。
专业公共设施方面如,音频录制需要专业录音棚,MV录制需要专业展演舞台;产业生态方面如,Cosplay需要服装道具、化妆等配套服务,音视频内容创作企业需要音视频处理人员、运营推广人员、版权监控、法务等人员。
一个空白园区想要进入某个领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品牌知名度,让行业内的企业和人才都知道这个园区、都有来这个园区的必要性和冲动。一般情况下,园区会将行业内知名企业拉过来,比如腾讯,此外还会联合该领域的高校(如广州影视艺术学校)在园区设立学生创作实践和创业基地,这样为就可以为园区企业输入专业人才,从而让中小企业愿意来园区发展。当然,最终能与哪个龙头企业、高校合作成功需要双方深入交流探讨。
(注:没有对国内现有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园区进行研究,也没有对各细分领域进行研究,仅是大致粗略思路)